1、可互动的范例。除教学步骤图示之外,可以提供相应的范作供幼儿拆拆看看,使不同特点的孩子有不同的自我学习的空间。
2、可观赏的实物。每一个美术作品都是对外界的不同表现,所以在制作之前,让每一个孩子知道所制作物品的主要特性是很重要的。这样有助于孩子去建构自己的美工作品。
3、可拓展的题材。单一的绘画、泥工、废旧材料等进过一段时间后就显得单一无变化,最好可以让自己的作品变成可以供孩子游戏的内容,这样活动的兴趣就能不断的增强。
4、可想象的空间。作出自己的东西才是最重要,在制作的过程中留给孩子想像的余地,自己去创造。
5、要给孩子创设适宜的环境,材料的提供应多样性,供幼儿在手工制作时可充分选择需要的材料。
6、平时在晨间活动时应指导幼儿进行一些剪、折、粘贴的技能练习。
7、提供一些适合幼儿年龄手工作品范样,激发幼儿对手工制作的兴趣。
8、手工流程图每次可提供2种以上,简易结合这样可以给能力强与能力弱制作的空间,让每一个孩子都能体会到成功感。
9、及时展示幼儿作品,并给予肯定。
总之,手工制作是一个系列活动,需循序渐进,材料必须具有可操作性,内容必须是幼儿感兴趣的。
在美工制作活动中,教师可以提供范样让幼儿有直观想象可以参考,但是在幼儿具体制作造型、装饰时要鼓励他们大胆想象用自己喜欢的方式去做。在美工活动中,技能的学习是不可忽视的,如如何安全使用剪刀、如何使用双面胶、挖洞的方法等应该渗透在美工活动中。教师在材料的提供上要多样化,让幼儿有发挥的余地。